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关键手段,同时也是水务行业从污染治理到资源贡献的重要提升方向。正如E20环境平台董事长、E20研究院院长傅涛曾强调的,一个伟大的产业、一个支柱产业不能是甲方的成本中心,而是必须要为对方创造价值。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从国家战略层面,释放了污水资源化发展的有力信号。2025年和2035年的污水资源化目标也浮出水面。
《指导意见》的出台,无疑进一步打开了污水行业的市场空间,根据E20研究院预测,至2025年我国再生水规模或将达到8500万立方米/日左右。
那么,《指导意见》对行业有何影响?要完成目标还有哪些难度?要抓住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机遇,企业准备如何应对?
机遇和挑战
将污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再利用,既可缓解水的供需矛盾,又可减少水污染恢复水生态安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有力举措。实际上,多年来国家及地方从政策引导层面,行业企业从项目实施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部分地区和行业也取得一些成果和示范作用,但依然存在不系统、不全面、不均衡及缺乏完整的顶层设计等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为污水资源化规划了总体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并全方位提出对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和机制,对于“量、价”等关键问题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同时,《指导意见》也提出了提升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几个主要举措,并瞄准城镇、工业、农业三大领域具体展开。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可以预期,在需求迫切、政策助推的行业大环境下,未来几年污水资源化预期,将给污水治理行业带来更多新的增长点。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指导意见》一直为业内关注,应该说最终出台还是务实稳健的,生态用水作为城市用水的目的,是合理也可达的目标,污水提标利好进一步稳定。另外,当前工业水的零排放和梯级利用已经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展开,在下一个十五年会有全面的推广,对工业废水治理企业和膜行业也属于利好。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是突破的重点。”
在城镇污水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以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各地区以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基础,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并以生态补水和工业用水为鼓励方向。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快速,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不断提高,为再生水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从污水处理厂转型到再生水厂,正成为污水项目的突出特征,一些污水处理规模领先的龙头企业表达了对市场的预期。
北控水务市场投资中心副总经理、发改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徐东升接受中国水网采访时指出,污水处理前些年主要是解决处理能力“有没有”的问题,现在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习总书记两山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引下,污水处理行业一定会从原来的环境治理,到更多体现生态产品价值以及对于资源的价值贡献上,《指导意见》将加速这一转化。
他表示,对于污水处理企业来说,一方面可以依托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从单体治理向综合治理的业务转型,通过生态补水来助力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业务协同和生态协同;另一方面生态补水纳入水资源管理,又可能帮助企业进一步增加收入,实现经济协同和资源协同。
首创股份表示,首创股份掌握着污水资源化大量的前端业务资源,是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直接供给者。《指导意见》的推进实施,对首创股份的业务产业链能更全面更充分的在资源化利用环节发挥出来,使业务优势的释放更饱满、更充分。
天津创业环保表示,《指导意见》将有利于水循环利用的政策机制、费价机制、标准规范的更加系统完善,同时回报机制的建立,使再生水在水系治理和水体循环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和明确了。
在工业废水方面,《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实施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工程,并实施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工程。
提高工业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是工业领域绿色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因为种种原因,工业领域再生水用量极少。《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工业企业使用再生水,提高重复利用率,如何将城镇污水与工业用水更好的统筹,如何破解零排放的技术难点,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倍杰特董事长权秋红认为,在污染治理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很多技术,但是在资源化方面,国际上没有太多可以模仿,“现在再生水领域唯一的技术是双膜,可以做到回用50%-60%,但是在膜市场即将疯狂增长的同时,紧接着的问题就是工业领域浓盐水处理、零排放的技术瓶颈,这对行业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富林表示,在2019年-2020年,再生水订单占据公司40%左右的规模,主要来自于市场化比较完善的工业领域,在《指导意见》出台后,政府应该给市政再生水的用户一些政策倾斜和真正的实惠,让市政领域再生水利用的途径更丰富,“解决了水去哪里的问题,企业才会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他指出,一个行业真正做大做强,不太可能仅仅依赖政策的支持,还需要企业不断加快核心技术的进步以及更多思考如何为客户控制成本。
在农村污水领域,《指导意见》提出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低成本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和模式。
对此,双良商达指出,资源化是农村污水治理的短板,也是未来的方向。目前还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商业模式不明确、村民积极性低、产业化难等多方面的问题。要做好农业农村污水资源化,双良商达认为,应该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微循环模式,实现就地资源化;二是开展多形式结合,实现治理一体化;三是要将资源化全面融入农村环境产业化,要变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强支撑。污水资源化对于水质要求的提升,无疑增加了对技术的先进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对技术选择更加严格。《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强化污水资源化利用科技支撑,重点突破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共性和关键技术装备。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污水资源化本质是将费用转变为资源,改变产业付费逻辑,倒逼了技术的升级。在污水资源化方面如深度处理、膜技术、工业零排放等领域技术等级高、项目经验丰富的企业可以获得更为丰厚的技术溢价。同时在意见出台后,也必然会引起污水深度处理行业更加激烈的竞争格局,企业将面临更多挑战。
金科环境董事长张慧春表示,《指导意见》的提出,将引导环境产业向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迈进。“在未来,环境产业将出现更多了不起的企业,既能解决环境问题,又能解决资源化的问题,具有双重价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讲究技术品质、质量、效益的企业将迎来更多市场机遇,核心技术溢价和服务溢价将在商品和品质上得以体现和获取。”
苏科环保总经理宋灿辉表示,真正的难点还在于技术上和模式上的突破。污水资源化利用属于过程生产制造的范畴,一定是按需按用地开发再生水生产技术工艺,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追求的是经济、安全、连续和稳定。
z6com尊龙凯时董事长文剑平认为,《指导意见》让我们看到了两个蓝海市场,一个是污水资源化创新技术以及装备的市场,另一个是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短缺领域项目管理和运行的巨大市场。但与此同时,产业也存在中低端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现象较普遍的现状,为此,需要统一认识、集中资源、全局规划,设计和培育协同科技创新产学研共同体,逐步开发形成针对不同行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化、系列化产品,提高产品国产化率和质量档次,提升自主品牌市场认可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自主品牌。
问题与难点
《指导意见》全方位提出对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和机制,然而不少专家也指出,《指导意见》只是纲领性文件,未来还要做大量工作保障总体目标顺利完成,行业还有一些难点和瓶颈亟待解决。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胡洪营认为,再生水利用区别于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非传统供水工程,目前,污水设施与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欠统筹。在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过于集中布局在城市下游,这种方式有利于污水收集,但是再生水利用工程往往需要建设长距离管网,将再生水输配到城市中上游地区,能耗高、经济性低。一些城市推行的小区内或建筑物内分散式污水再生利用模式存在运维管理不到位、设施稳定运行难、等问题。
同时从前期的工程实践中看,水价机制的问题是影响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如何完善价格机制和财金政策,实现政府市场双调控,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徐东升认为,当前生态补水使用中,市场价格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主要靠政府补贴,未来可探索从政府补贴治理企业改为补贴使用单位,逐步建立稳定的市场化交易模式。同时在工业方面,他认为,工业污水资源化要取得较大进展,一方面加大力度控制工业企业的取水定额,另一方面鼓励再生水的价格,形成价格差异,还可辅以利益共享机制,全面带动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的积极性。
张慧春表示,资源化不是水质提标,也不是达标排放,只有让水真正循环起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才是解决水污染、水短缺的根本。真正的污水资源化,就是商业化,只有达到商业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循环经济”。也正因为如此,再生水价格体系的形成尤为关键,应该在不同的用途中形成不同价格的指引。
同时他指出,要让污水资源化政策真正落地,需要相应配套政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倡导,让企业和大众意识到,各个领域的水都可以循环利用。
文剑平认为,首先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市场化改革上更进一步。我国的污水总量大,但是大都不“放”在市场上。目前污水主要由各地方的排水集团管理,多少会形成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市场相对保守,没有完全引入市场竞争因素,比如在招标过程中会设置准入门槛等。其次,要对污水资源化的等级标准、技术等进行规范,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研究实施细则,推出污水资源化的等级标准、技术规范和价格指导。
如何顺势而动,做好市场布局?
《指导意见》出台于“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作为十五年为目标的第一个五年,下一个五年的规划和探索如何实现尤为重要。结合污水资源化的市场前景,在“十四五”期间,企业如何扎住机遇做好市场布局?
发挥优势,顺势而为
首创股份认为,除再生水是资源外,污水中的有机物、磷、热量以及污泥都作为可能资源提取回收利用。经过十余年的探索,首创股份开发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PNBC反硝化除磷技术等满足超净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储备,同时在2016年,首创股份入股开创环保,提升了膜技术核心竞争力。未来在战略上,首创股份将进一步把污水资源化利用作为一个业务板块进行重点布局。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表示,在全国有5600多座的污水处理厂,若将其中一部分改扩建成分布式下沉再生水厂,将带来千亿级的市场机会。集团碧水下沉式再生水厂是国内首例原地改扩建下沉的再生水厂,目前,集团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技术与模式已成功复制到上海、成都、大理、海口等地,实现环境治理与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和公共产品供给有机结合,持续提高污水资源化利用率,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z6com尊龙凯时是国内最早提出和践行污水资源化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企业之一,文剑平表示,未来企业在充分发挥技术、运营管理和服务优势的同时,将积极推动并参与污水资源化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对国家标准和政策给出很好的建议,“应该牵住标准这个牛鼻子,以相应的污水资源化等级标准,引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指导意见》的鼓励方向,权秋红表示,倍杰特未来的企业布局重点就是“往上走”,目标是市政再生水领域,“把市政污水全部回用到工业中来,更多实现‘城市污水与工业联动零排放联动’的创新模式。”
对于《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因地制宜”的特点,誉鼎环境表示,公司将对环境容量不足、环境敏感地区的企业,以及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的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重点关注。
聚焦科研,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张慧春表示,金科环境17年来,一直专注于将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成高品质的再生水。未来,公司将继续把水深度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做成“一米宽、百米深”的事业。张慧春透露,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水厂双胞胎-建设管理平台”和“水厂双胞胎-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了膜水厂的数字化建设和智慧化运行管理。基于此,金科环境创新推出“工程产品化”理念,探索将水处理厂的建设,从“工程化”向“产品化”转化,从而达到建设周期更短,品质更高,价格更低,更贴近客户的需求。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